(通讯员 刘茹欣 邓娜)2018年7月28日至8月11日,由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及高雄师范大学等28所高校、32位专业老师、90名学生参加本次实习。我院1名教师和2名同学应邀参加本次实习。

图1 开幕式合影
开幕式暨地理学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于7月2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太阳集团5493con副院长黄建武出席开幕式并参加研讨会。

图2 黄建武与实习师生合影
本次跨区域联合实习共历时十五天,穿越四省市。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指导上海-浙江段、庐山段和福建段的野外考察与总结汇报。实习主要针对区域地理特色进行自然-人文考察。
上海-浙江段,在上海地区重点学习考察上海城市发展过程及目前上海所面临的地面沉降问题、崇明岛的生态建设及长江河口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在杭州地区,学习西湖成因,对九溪十八涧小流域地貌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考察大慈岩火山碎屑岩地貌和灵栖洞喀斯特地貌,并对新安江水电站及千岛湖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学习。

图3 上海-浙江段野外考擦及总结汇报
庐山段,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及植被的认知学习庐山的垂直地带性,结合地形地质图及实地的观察,学习庐山的地貌类型并对河流袭夺进行详细讲解,实地考察大校场谷地对庐山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进行学习和探讨。与此同时,学生自身利用晚上实习休息时间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庐山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研究。使得野外实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图4 庐山段野外考察及总结汇报
福建段,参观福州城市规划馆、马尾造船厂、中国船政博物馆、三坊七巷,了解福州坊巷文化及船政文化;考察平潭海岸侵蚀地貌、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及球状风化过程,将课本知识与考察地区紧密联合在一起。参观闽江河口湿地,了解其对鸟类保护的重要意义。

图5 福建段野外考察及总结汇报
每段实习均由各校野外实习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讲解,从而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思考问题,从自然-人文综合角度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理解和认识。每段实习结束后,参与实习的学生分小组针对实习内容进行总结汇报,由老师给出点评与意见。

图6 我院参加实习师生在庐山大厦前合影
此次联合野外实习于8月11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闭幕,参加实习的两位同学均表示,这次的实习让自己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课本之上的专业知识,而是与真实的地理场景相结合,在欣赏中国的大好河山与城市的繁荣热闹的同时,学习到了这些自然景观背后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知识及这些人文景观背后的经济文化发展。通过实习认识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作用以及不同地区针对生态保护采取的措施,使自己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专业兴趣。同时多高校学生分小组学习的方式让自己与各学校的老师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有利于自己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塑造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