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我校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8年工作会议,在太阳集团5493con607会议室隆重举行。学校夏立新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专家委员及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到会。学校科研部杨亚东处长、财务处万才新处长、人事部李鸿飞部长、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梅伏生副处长、研究生院张军副处长、发展规划处刘成竹副处长等部门领导也分别出席会议。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龚健雅教授和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勇教授共同主持会议。

大会合影
会上,夏立新副校长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讲话。他首先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委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充分肯定了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8年在优化实验室队伍、承担各类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成功获批地理学一级博士点授权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同时,夏立新副校长代表学校殷切希望各位专家委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传经送宝,帮助学校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发现问题、查摆不足、优化管理、指明方向。

夏立新副校长致辞
地理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罗静教授,围绕实验室2018年的重点工作、基础研究水平与学术贡献、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开放与合作交流、实验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需要学校支持的重点工作等六个方面向各位专家委员、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作了全面的工作汇报。

实验室主任罗静汇报
随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专家委员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产出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他们分别就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发展提出许多合理建议。龚院士指出我国师范大学近年来在地理学科建设上投入很大、成效显著,已经成为我国地理学科发展的主力军,发展地理学科的投入产出比很高,建议我校也大力支持地理学科的发展。其他委员提出实验室应增强使命感,结合地方发展需求,打造特色优势,根据习总书记“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精神,进行研究布局;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在科研合作方面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国际合作和深层次的产学研协同;关注国家政策、行业领域发展规划等。

中科院院士龚健雅发言
夏立新副校长对委员们的支持关心和意见建议表示感谢,指出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仅仅依赖内生动力是不够的,需要外部资源的支持,要求重点实验室和太阳集团5493con抓住学校空间调整等方面的机遇,争取学校、校外、行业等多方面的资源,促进与相关学科的联动发展,形成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合力。
重点实验室环境变化与公众健康响应研究方向代表王婧博士、空间数据挖掘与系统模拟刘鹏程副教授、水文过程与水资源利用方向代表袁绪英老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方向代表陈京博士、土壤过程与土地资源利用方向代表李溪然博士等青年学者代表分别就拟申报的国家基金课题选题、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研究计划,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针对每个申报课题进行了详细指导,帮助青年学者们凝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