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魏俊)9月7日16:00,题为“历史地理学研究向何处去”的学术讲座于太阳集团5493con10号教学楼南楼405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社教教授主讲,由龚胜生教授主持,我校多个学院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开始,首先由龚胜生教授对主讲人进行介绍,并表示欢迎。讲座正式开始,王社教教授首先讲述了历史地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回忆往事,他表示对从事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人员、机构和期刊越来越多的现状感到高兴,然后从自己发表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向何处去》讲起,谈到了历史地理学学科在建设中出现的学科地位尴尬和学科属性边界模糊两个问题。最后王教授提出了应该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明确学科内涵和边界、将复原研究和理论研究并重、坚持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加强与世界范围的学术交流的建议。
在王社教教授讲授完之后,龚胜生教授也对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对于历史地理学学科发展的见解,同学们均表示受益良多。接着是互动提问环境,三位同学向两位教授问出了自己的问题,两位教授都对同学们作了耐心的解答,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讲座人简介:王社教,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专攻历史地理学,199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副主编、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区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诸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有专著(包括参与编撰)《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汉长安城》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专著《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先后获第二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著二等奖和陕西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汉长安城》获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另有多项成果获西安市委和市政府奖励。2002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