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玉霞 屈如婷 程国琼)3月18日14时,“脚爬客地学科普行·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走进华中师范大学”讲座在10号楼南楼406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主办,脚爬客协办,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协办。许多地理专业学生及地质爱好者慕名前来聆听本次讲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评估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副研究员、住建部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亚洲洞穴联合会副主席、广西国土资源厅评审专家张远海带来了以“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及评估,以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为主题的讲座。法国洞穴探险联盟协会秘书长、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技术顾问、著名探险家让· 波塔西带来了以“Cave and caving in Leye-Fengshan Global Geopark”为主题的讲座。
活动以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代表雷兰优副局长致辞拉开序幕,雷局长向大家介绍了乐业—凤山地质公园的基本情况,并盛情邀请广大师生前往乐业·凤山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和教学实习实践,为地质公园建设献言献策。雷局长还向我校赠送了一批乐业·凤山地质科普图书。
张远海以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为例,向观众普及了与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的概念,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申报条件和评估标准,并作了关于“中外世界地质公园的差异”的相关论述。
张远海为观众详细的介绍了广西乐业—凤山的瑰丽风景,集险、峻、奇、怪、美于一体的大石围天坑,陡峭秀丽的溶洞,奇形怪状的石钟乳和石笋,怪石林立的峰丛以及险峻奇特的天生桥······一组又一组的图片不断出现在屏幕上,底下不时响起观众的惊呼声。

“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是大事,是好事,也是难事。”张远海说,要通过普及世界地质公园的基础知识,让人们认识到地球需要保护。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保存地质演化历程,保护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及其生物多样性,让一部分地球得到保护,这实际上也是保护地球的一种方式。
同时,让·波塔西又为观众详细地介绍了影响广西乐业和凤山溶洞形成的四个因素,其中包括了地形、降水、岩石性质以及当地自然情况这四个方面,以及它们对溶洞的作用机制,并且结合了生动形象的图片和三维扫描图向观众展示了溶洞的形成过程。。让·波塔西的中文并不流利,他在翻译的配合下采取了中英文混讲的方式,并借助一些非常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向观众们介绍了他在喀斯特地貌方面的一些研究以及对它的认识,其率性直接而又幽默的讲解方式也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让·波塔西还和观众分享了他在1989年到贵州的洞穴冒险经历,并且分享了各种关于洞穴探险的经验,底下的观众情绪高涨,整个报告厅气氛火热。 让·波塔西图文并茂的解说,幽默风趣的表达,使他的讲解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讲座最后,他笑着介绍,广西的炒粉是他的最爱。
在现场提问的环节中,观众反响十分热烈,很多同学纷纷向两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城环2014级自然地理专业的李思缔同学提出问题,针对地质公园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人为性干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开发地质公园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对于他的提问,张远海表示了赞赏,他说这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开发与保护确实是对立的,开发地质公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目前开发量非常少,不足十之一二,并且在开发的过程中相关机构必须遵循着生态保护的原则。其从长远来看,只要开发量不要过大,地质公园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总的来说,建立地质公园,本身就是对地质遗址和生物多样性的一种保护,也是一种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好方法。因此,相对于它对生态造成的一些破坏,其本身为经济、教育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意义更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