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车窗外的宜昌不像是武汉那样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而是充满着宁静、祥和的气氛,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只是下车后看到所住的校舍是在山顶上,望着那略陡的长长的山坡,众人心中纷纷叫苦不迭。当天晚上下起了暴雨,大家为明天的地质实习做准备也都早早入眠。
一个馒头,一块掌心大小的面包,一颗水煮蛋,一根小火腿,一包榨菜,这就是我们的午餐。白天的长途跋涉让我们身心俱疲,回到校舍就难再动弹,直接倒头呼呼大睡。正是印证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出自《孟子•告子》的箴言。实习的过程很艰辛,但是只有不断磨砺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挥洒血汗才能有所成就。
而今天,实习的第二天,自然班的孩子们受邀去班长李德寿家吃饭,真是羡煞旁人。丰富的菜品惹得我们垂涎三尺,大快朵颐,桌上充满欢声笑语。饭局结束后,犹如狂风过境,杯盘狼藉。热情的叔叔阿姨还很周到的备了饮用水。接着便又踏上征途,迎着微风,看着旁边整齐的麦田、饱满的玉米,愉快的哼着歌,偶尔三五成群笑闹一场惊吓了一旁休憩的鸟儿。也许多年后,实习的有关记忆模糊了,也总是会记得这片美景,这阵阵欢声笑语,彼此的笑脸以及那年那日我们一起欢聚的美好时光。
14组尚瑞萍
(二)
远安之行,不知不觉,已是第二日。旭日初升,蝉声鸣夏,道客人你好。欢声笑语,踏歌而行,好个寻洞旅。
渐入佳境,日头更盛,盘山公路,划过那长长的峡谷,与这片苍翠遥相呼应的还有那裸露的岩壁,夹杂着历史印记的粉砂岩,那充满渐变和层次感的岩层。光阴荏苒,这流逝于历史长河的岁月,于寰宇世界,于沟谷岩石,于脚下微小,娓娓道来的是生命的故事,而每踏一寸土地每流一滴汗水,我们微笑着回应生命你好,时光你好!
最挡不住的是盛情,最为感动的是心意,最幸福的是有缘相逢。美食佳肴是满满的热情和关怀,客气话语是纯纯的朴实和真诚。品得到是唇齿的留香,悟得到的是人情的感动,带得走的是记忆的照片,存得下的是永远的怀念。
路,终须行;洞,自然也是终须寻。斑驳路面伴疏影;风吹稻浪谷香甜;饱满玉米乐开颜;欢快鱼儿河中戏;寻洞人儿是道上行。穿过村庄,几个分叉口,赶上先头部队,还有一片杂草密布的丛地,偶尔听见回声,不远处也可见黑黑的洞口了,愈近愈凉,清爽之气逐渐袭来了。进洞,漆黑深邃,石块散布,有更为勇敢者寻洞而进,似乎发现不大,小憩片刻,随出,原路而返,皆道自然鬼斧神工之力非我等小辈可论呀!
回顾昨昔今朝,美丽远安欢迎您,确实名副其实。连绵山脉挡不住美丽人情民风,长长沟谷延伸着如画风景,岩石地貌勾勒着岁月画卷,实习旅者感叹着壮美河山。走不完的路,说不完的趣,写不完的字。还有很多故事,很多经典,如同人生,短暂的驻足,带着回忆美美启程,仰头观日月遐想大千世界,附身察纹理畅游自然万姿,美哉,壮哉!
14组周玉琴
(三)
“自己选的月亮洞,含着泪也要走到”,这是下午我在山路上心里唯一的想法。
本来可以直接返回车上,但是我还是压抑不住内心的好奇,跟上了去月亮洞的队伍的尾巴。曲曲折折的山路,使我感到意外的是随意却又不失序列的石阶,也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将一块块石头铺设在这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大家大多如此。但是每一个人都没有停下脚步。
结果并没有辜负汗水,登上山顶的我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折服。不论是作为原始目的的月亮洞,还是在山顶可以看到的对面的绝壁,都让我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实习的出发点是让大家更好的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但是实习的收获却是有很多。我想,实习收获的多样性才是一年又一年将实习进行下去的动力吧。虽然并不是所有人(比如我)都时时刻刻在跟着老师的节奏应用着各种知识去观察,去学习,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是付出了,就会有回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当然还是应该以学习为第一出发点,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要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
得益于组长每天晚上的总结小会议,我对这两天来跑的地方,需要学习的东西也有了大概的了解,有这样的负责的组长真的很幸运。
我虽然仅仅只是经历了两天的野外考察,但是对于那些常年奔波在外的野外工作者却有了发自内心的敬佩。对于艰苦条件的克服这样基础的素质不必多说,更让我感到佩服的是他们敏锐的专业眼光,能够从一些细节中看到其中隐藏的秘密,凭借枝干就能绘出整个大树,相信这些和常年的工作经验也是有很大联系的。
每份付出,都值得肯定和尊重。
13组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