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磊)2015年7月14日,在经历了一天的准备工作后,太阳集团5493con大悟暑期实践队调研工作正式展开,调研组一行10人访问了大悟芳畈镇白果树湾、大塘、五峰等村庄,调研人员在当地询问农村居民环保设施和生活基建建设、维护情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调研人员一行上午7点半从芳畈镇出发,深入芳畈镇最东端的白果树村。白果树村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是新四军第五师总部所在地,目前村中除传统农业发展外,还开发了红色旅游产业。调研人员首先对白果树村居民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包括白果树村垃圾处理方式、饮水方式和农村土地征收等问题。在访谈中,调研员们发现,由于湖北内陆村庄聚落形制的制约,同属一个行政村,不同居民组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层次不齐。离新四军纪念馆较近的几户人家不仅用上了自来水,而且还有定期的垃圾回收和沼气使用装置。而白果树村六组、五组等居民点则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面对基础设施建设与村民搬迁不配套的问题,经过我们的走访,发现这几年当地政府正在逐步实施农村饮用水改造、村内垃圾回收等措施,但是政府的改造工程有些不符合居民现状。虽然家家户户都改装了自来水,但是自来水存在供应不足及水源污染的问题,村民们纷纷表示不愿意使用村里供给的自来水,而更愿意使用自家打的井水。白果树村和邻近的几个村庄都在村口放置了垃圾收集设施,但大部分垃圾收集设施存在无人管理的问题,垃圾收集设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许多居民还是习惯于采用垃圾焚烧、垃圾填埋等传统的方式处理生活生产垃圾。

“如果说改装我们肯定都愿意配合,关键是没有资金。”白果树村一位乡办中学老师说道。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不管是上学的青年人,还是在村中的中年人,甚至是年迈的老年人,通过广播、平面宣传等途径都对环保措施有所了解,更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可是苦于当地贫穷落后的现状和政府之间沟通渠道的缺失。在白果树村周围,我们发现,大家对村中基础设施和配套环保设施的改造都怀着极大地热情,但苦于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在村委和村中一些知识分子的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当地政府的苦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于回报,目前大悟居民大多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村庄变成了“空村”,许多家庭成了“空巢”,而对这些入住率很低的村庄进行投资和管理也是一种优势资源的浪费,当地的有些行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快要离开的时候,我们采访到一个老奶奶,她一把握住了我们队里一个队员的手,不停再说那个队员长的十分像她孙女,她非常想念她在外地打工的亲人。
可见,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不光光是环境问题,更是人口流动、土地流转、资源开发等一系列问题组成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农村环保状况,单靠环保部门和政府投资的力量是不够的,更是广大农民内心深处的归属和依靠的心愿。不过我们相信,面对这些问题,当地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改善,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