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钟良燕)12月13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2014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成果在武汉隆重发布。
发布会由武汉市旅游局局长张侠主持。原湖北省副省长、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理事长蒋大国、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覃红、湖北省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钱远坤、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负责人吴丰林、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出席了此次报告会。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出席了报告会。此外,还有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华中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覃红教授、原湖北省副省长、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理事长蒋大国女士先后致辞。最后,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教授发布报告内容。
报告指出,2013年是我国旅游业的“转折年”,政策环境和需求的变化促使旅游业的传统业态发生转型,产业融合、新技术革命、资本的倾注对旅游业新旧业态的影响日益加深。此次报告全面审视了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阐述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五大特征,梳理了旅游业中的“十大年度热点”。
胡静教授介绍到,2013年以来,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旅游业也为促进我国居民就业、吸引投资、GDP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旅游国际地位已经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凸显。从十大旅游新闻事件以及2013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五大典型特征来看,中国旅游市场正在演化转型,行业管理也在走向法制化。此次报告还涉及到全新出炉的省市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排名。
此外,针对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雾霾现象、旅游法出台、农民旅游行为及在线旅游等热点,《报告》形成了四个专题研究,其内容分别为雾霾天气对旅游的影响、《旅游法》的实施与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意愿及行为调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研究报告。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大数据采集等方式获取了相关的基础数据,然后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了多个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成果发布后,分别以“泛旅游背景下的城市旅游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旅游新常态、新动态、新业态“为主题的两场学术论坛举行。第一场论坛由安徽师范大学陆林教授主持,武汉市旅游局副局长范继先、湖北省旅游局规财处处长唐昌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江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舒伯阳教授就泛旅游的内涵、时代特点以及城市发展与公共服务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并与台下的学生代表互动。第二场论坛则由南京大学张捷教授主持,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Michael Manfredo教授和熊丽娜博士、武汉大学熊元斌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谢双玉教授就城市旅游的新常态、新动态、新业态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