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蒙)10月4日下午,黄石二中实习小组回校在10号楼南楼505教室进行了实习期间的第一次试讲,指导老师王宏志教授于百忙之中亲临试讲现场听课,并进行了评课和指导。
长假开始前,小组就在王老师的倡议下确定假期进行一次试讲,一是对即将要讲的课提前进行一次演练,二是就小组上一阶段实习的备课情况进行汇报,以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实习。在高二年级实习的李贵雄和在高一年级实习的曹文花进行了试讲,他们的讲课的内容分别是“东亚自然概况”和“大气受热过程”。
首先是李贵雄进行试讲。虽然第一次试讲的他刚开始略显紧张,但也尽快调整了过来。他从世界分区进行讲起,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东亚”这一主要内容上。从对东亚各国首都有趣的介绍,到东亚的位置与范围;从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到东亚的气候,他讲得有条不紊。他将重点放在了东亚气候上,特别是其典型的季风气候,并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进行了气温、降水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使学生对二者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试讲过程中,他完全按照真实课堂,不时向听课同学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解答;同时他又大量引用了地图、图表等资料,边讲边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图表资料,得出正确结论。课后,王宏志老师以及其他听课同学对试讲进行了点评和讨论。“总体上不错”,王老师首先给予了肯定,“超时7分钟,刚开始的引子有点多”,“你可以把两地气候图放在一个坐标系中对比”,王老师随即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其他同学也都给出了自己的点评。
接着曹文花开始试讲。她分别从大气组成,垂直大气的结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讲课过程中,她不断以大量的比喻、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对所讲重点进行板书,很好地配合了PPT讲解。课后,王老师和其他同学也进行了点评和讨论。“讲得有点快,不能太急”,“关于散射,分有选择性的散射和没选择性的漫射,二者要加以区别”,“月球昼夜温差放在这里举例不是非常恰当”,王老师特别对一些知识性的点抓得很细,并提醒我们不能犯知识性的错误。“教态比较好”,“逆温的种类可以提一下,可以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放在受热过程里面讲”,其他同学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第一次讲课而言,已经很不错了”,最后,王老师也不忘鼓励同学。
对于一节试讲课,其成功与否在于讲课者在自己试讲后通过听课者的点评是否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这一点讲,本次试讲是成功的。另外,同学们不仅关注讲课者的逻辑、方法、教态、语言等,而且对知识性的问题特别在意,并进行了热烈讨论,如对“温室效应”的含义的讨论等,这非常重要,让大家受益匪浅。最后,感谢王宏志老师对小组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