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石倩)经过充实而忙碌的一周地听课、评课,熟悉班主任事务之后,在9月21日,胡芬、曹文花、石倩分别在高一年级12班、5班、11班组织了一次班会活动。

一、架起友谊的桥梁 认识你我他
经过一周地接触观察,胡芬认为12班的同学尽管经历了一周的军训,但彼此之间还是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遂选取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友谊作为主题展开班会活动。
此节课以“你答我猜”游戏作为开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物质奖励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反映强烈。在学生通过游戏进一步认识其他同学之后,转而用生活实例强调建立友谊的重要性。最后,胡芬还结合自己辅修心理学的优势,用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曝光效应等较为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向学生说明如何建立良好的友谊。学生听后都获益匪浅,希望还可以接触更多这方面的建议。
二、跨好高中的第一步
曹文花则在5班从目标篇、行动篇向学生讲解了如何跨好高中的第一步。由于高一的学生仍还处于一个初高中阶段的衔接过渡阶段,存在很多困惑,感到迷茫。在用多媒体展示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纸条写下自己心中向往的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交给班主任保存,以期三年之后可作为对比。然后,曹文花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学生要实现目标,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坚持努力。通过此次班会,不少学生表示此节课帮助他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的目标,更加有了动力学习。
三、感悟生命,爱上生活
囿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主题限制,石倩选取了“感悟生命,爱上生活”此主题,分为三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知生命。在介绍自身汶川地震、高中同学在斯里兰卡游玩不幸溺水的经历,以及马航失联等事件,向同学示例说明,自己对生命的感知是脆弱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基础上,让学生述说对生命的感知。第二板块,成长的烦恼,别样的解读。此环节通过互动,“镜子对话”,分别扮演积极自我和消极自我,从而建立其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第三板块,生命的列车,通过《生命的列车》,让学生静心倾听,增加对生命的感触。最后推荐书目以及写下假设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小时的想法。此次班会之后,观察到学生对于我的一个动作、一个话语的触动,而慢慢地做出积极地改变,倍感欣慰。
不一样的班会,同样的精彩。通过组织班会,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的了解,而且向学生传递了正能量。看到他们的改变、进步,就是对于我们的最大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