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媛媛)5月24下午,由中共湖北省宣传部、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道德模范湖北高校巡讲活动在科学会堂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谢守成、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罗静、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覃事太、学工部副部长刘永生、校团委书记何金晖、校团委副书记麻旎、太阳集团5493con党委副书记黎俊玲与道德模范王争艳、郎坤、王劲松出席了本次巡讲活动。
谢守成书记做开场讲话,对三位道德模范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称赞道:“平凡普通但绝不平庸,你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守职责,凭借着一颗全心全意为大家的赤诚之心,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更创造了无形且丰富的精神财富。”谢书记指出,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话题,作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们需要学习道德模范们的精神。华师大爱精神从早期的圣兵爱心社到心心火义教之家、春野环保协会,从感动校园的轮椅名师刘盛佳教授到“坚守承诺、代友尽孝”的曹恒蕾到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侯江华等,不断得到传承与弘扬。同时将全国道德模范学习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学生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教育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到场的三位道德模范分别为武汉市汉口医院副主任医师、名誉院长、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王争艳,武汉理工大学辅导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湖北省优秀志愿志郎坤和宜昌市公安局伍家乡派出所民警、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宜昌市道德模范特别奖获得者王劲松。
扎根基层 做个好医生
王争艳医生在报告中回顾了她的成长经历,她说;“我觉得自己最善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王医生深情回忆了她与农民工患者的事迹,她为没带够钱的农民工垫交了医药费,第二天那位农民工带伤来给她还钱,“爱与爱的回应更让我坚定了做好医生的信念”。在28年的基层医务工作中,王医生用她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实现了她“做一个好医生”的理想。
七年不辍 伴飞小雏鹰
一头精干的短发,神采奕奕的笑容,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坤姐”,郎坤几乎把她大学四年的业余时间都给了牵挂她的农民工小学,那所孩子们只能把楼顶当做操场的“屋顶小学”凌智小学。她组织并招募了170多名志愿者去凌智小学长期支教、与孩子们结对子,帮他们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大学毕业后,郎坤赴贵州省龙里县支教一年,就职于90%以上为农民工子女的龙里县城关三小。她不怕苦、不怕累,支教期间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节假日她走访资助130多名贫困儿童,足迹遍布龙里县全部14个乡镇;返校读研期间,郎坤着手推进面向全武汉农民工子女的“5+1彩虹计划”,更加全面、深入地践行关爱农民工子女事业。她说,她不不想孩子们因为贫困而放弃学习,放弃梦想。“让雏鹰茁壮成长为展翅高翔的雄鹰是志愿者的梦想”。
冲锋陷阵 生死不辞
王劲松警官为大家详细讲述了他为民挡刀的事迹,听众们为他捏把汗,他却笑着说,他不后悔,“为民挡刀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英雄也有侠骨柔肠,他特别感谢妻子对他工作的支持和关爱,何书记在王警官的报告后说,社会既需道德也需法制,王警官的事迹就是道德和法律的融合。
模范代表的事迹让在场的学子们感慨颇深,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对模范的敬佩和对自己的鞭策。一位同学在听了王争艳医生的报告后说道:我是一名师范生,教书育人就跟为医一样,容不得一丝差错,王争艳医生严谨的态度激励我要认真学好知识。王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成为党员刚一个月,未来之路上有很多需要我学习的东西,今天王医生给我树立了榜样,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会努力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踏实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


三位模范的报告结束,何书记表达了他对学子们的期望,希望并相信学子们能像模范们学习,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