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转眼间,我们的宜昌野外实习的日子所剩无几了。今天我们的地质地貌实习路线是张家口——黄花加油站。今天的起点实际上是昨天野外实习的终点,这两天我们都在晓峰村坐落的峡谷中。因此相比昨天的初来乍到,今天我们开始得熟练从容得多。
大巴车停在一块刻着“晓峰寒武纪园”的石碑之前,除了这几个大字外,细看石碑上还画着一幅描述周围景点的简单地图,显得既美观又创意十足!
观察路线沿途大都风化程度极其高的卸荷解理构造,这是附近暴雨之后造成滑坡崩塌的主要原因,偶尔还能看见从山上掉落下的巨大石块,不禁让人捏一把汗!
沿途的风景很有特点,左侧是千变万化,各种类型的高大山体和岩石,右边是一条从峡谷发育的河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前进的脚步也很是顺利,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跟随揭大大记笔记的,拿着罗盘采样的,拿地质锤采样的,聚在一起为一个问题激烈讨论的学霸们…行进到风暴岩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华师城环前几届的同学都在岩石上刻下了“华师2011级”等字样,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传承”这个词,看到此情此景,我们中也有同学也拿起石头端端正正地写下:华师13级。想着多年后故地重游如果能看到这几个字,定会想到以前纯粹的大学生活!
这是倒数第二篇实习心得,写着写着渐渐明白了野外实习的意义:实践出真知。还有四天离开宜昌,在这里的日子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这里的经历让我有了很多思考和感动,希望它们能一直陪伴我们走下去!
——唐计萍
(二)
路能走多远,不问双脚问意志;山能爬多高,不问双手问信念。坚持就是胜利,经过这么多天,我们都有点疲惫。实习确实很辛苦,尤其到了后半段时间,但我们都在坚持着,相信这段时光也将是我们最难忘的一段大学时光。
揭老师在这一路上让我们观察了很多岩石构造变化,详细介绍了风暴岩。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敬佩,真的是很神奇,我们不能用我们人类自己的时间观看地质演变,它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过程。相比在地质世界里的时间,我们的一生微乎其微。不禁让我觉得感慨自己的时间是多么的有限,正是如此,我也认识到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加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徐丽
(三)
拥有爱的旅途不会孤单,会感恩的人生才会灿烂。实习的旅途已经接近尾声,说心里话,不管是土壤水文,还是地质地貌,都是老师实地教学,手把手地教我们。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时刻看护着我们,生怕出一点危险,有难题的时候找不到解答。很感谢老师们的付出,就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着我们,让我们这次的实习旅途充满温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师们的付出我们感恩在心,在这里想对所有老师们说一句:“老师,您们辛苦了”。
无论褶皱还是断层,只要它们出现,我们也一定会在那,留下的不仅是我们的足迹,还有我们的汗水和热情。无论水文还是土壤,只要它们存在,我们就会去那,留下的不仅是欢笑,还有我们的感叹和赞美。因为当我第一次这样仔细地测量水文,我觉得是那样奇妙,是它诞生了生命;当我第一次这样仔细地观察土壤,我觉得是这样神奇,是它培育了万物。突然觉得我看到了生命的诞生、成长、进化、繁殖和死亡的全过程,看到了地球生命演化的百科全书,在一瞬间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眼前。而我,贪婪地痴迷着这些亘古的神秘,热枕地探索未知的梦,未知的未来。不知是因为儿时的梦想引导,还是伟大的自然召唤,从小就对日月星辰或者山川流水有着一种敬畏痴迷的情感,此行,实现了我一半的梦想。
在我眼中,层层堆叠的不是地层,是浓缩的世界。在这个大而又小的世界里,我能看透它的心,触摸到它的心跳。都说时间无痕,可能地层就是时间匆匆流逝而忘记的尾巴吧。这痕迹留给我们太多的谜,太多的未知,太多的财富。我希望终有一天,我能够解开这谜题,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不给这个世界留下遗憾。这不仅是作为人类的我的责任,也是作为一个地理人的义务,这才是我终生的梦想,我希望能实现它。
——唐旭国
(四)
七公里与流浪汉
记得有一天在家里和爹妈一起闲聊,他们说起来,自从我到了武汉念书,他们发现武汉经常上新闻。城管啦,内涝啦,樱花啦,诸如此类。
那时我笑他们,新闻里播放的地区长期来看变化不大,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那是因为我在武汉念书,他们潜意识里就会特别关注武汉。
人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
比如我们这次的七公里。
不知道是从哪里最开始传出了“七公里”这个说法的,但是它一出来以后,直接体现在同学们的行动上。
啊啊今天要走七公里山路。
走了多少了?怎么还有六公里?
……
七公里并不算长,况且后面还用车载了我们一程,远远没有到达喊累的地步。而这种错觉,只是因为那一开始的一句七公里而已。
古今中外,天南海北,流浪汉四处可见。然而今天在我们实习的路上,两次遇到了同一个流浪汉。与大多数人选择在大城市,最起码也是城区流浪不同,他选择了我们实习的路上——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上流浪。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也许是精神有些问题吧。
晃在这路上,不知道他都经历过些什么。这种时候总是免不了人的同情心泛滥,但是却不知道要怎么去帮助他。无能为力是第一个涌上来的词汇。似乎一个人是很难做些什么去改变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没法去改变那就会一直这样下去。
那个流浪汉流浪在我们走过的七公里路上,我们流浪在人生的路上。只是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我们有网络,有各种各样的渠道,来让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不管听到后是什么反应,至少会有人听到。而那个流浪汉,只能在那里继续走下去,出现在我今天的感想里。
不知道有没有人在惦记他,担心他?
一定是我多事了。——冯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