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的水文土壤实习,我们来到了黄陵庙,实习内容很轻松,也就只有土壤需要挖一下剖面记一下数据而已。黄陵庙古称黄牛庙、黄牛祠,又称黄牛灵应庙,是长江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以纪念大禹开江治水的禹王殿为主体建筑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三峡西陵峡中段长江南岸黄牛岩下的湖北省宜昌县(现为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矗立于波澜壮阔的长江江边。这里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有关长江三峡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遗迹和实物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又是长江三峡地区水位变化的水文资料库。这些资料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正在兴建中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水文依据,这也是今天水文的实习重要。土壤实习我们依旧是对剖面的观察。今天终于在前排动手测了数据。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虽然看起很简单,动手和不动手是很不一样的。自己亲自去动手,这才是实习的本质吧。
傅月
今天是实习的倒数第四天,进行了水文与土壤方面的实习。水文部分是去了坐落于三峡西陵峡中段长江南岸黄牛岩下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的黄陵庙,黄陵庙古称黄牛庙、黄牛祠,又称黄牛灵应庙,是长江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以纪念大禹开江治水的禹王殿为主体建筑的古代建筑群,矗立于波澜壮阔的长江江边。这里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有关长江三峡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遗迹和实物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又是长江三峡地区水位变化的水文资料库。这些资料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正在兴建中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水文依据。庙内的柱子上可以看到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即庚午年的长江特大洪水留下的洪水痕迹,即历史洪水最高水位。水位线的上下有很明显的原始样貌和被水浸泡侵蚀后的状态的差别。
而后在黄陵庙附近进行了关于土壤部分的实习,主要步骤与之前几次都相似,只是需要多次进行测量操作以熟悉相关仪器的使用以及相关测量的进行。多次观察也能达到熟能生巧的作用,土壤的数据测量有许多误差与人为主观方面判断的不同,所以多多观察并测量剖面各层参数可以一遍一遍不断巩固知识和测量过程。
丁诗卉
前两天都主要是地质方面的实习,清楚了不少知识点。例如滴水岩的形成,主要是水由高处流下,二氧化碳散溢,使碳酸钙不断沉积,生长速度大于侵蚀速度,导致盖华不断生长。还例如盖层硬度很大却发生褶皱的原因,是因为在沉积岩还未固定的时候,由于处于盆地边缘,有一定的坡度,因此发生褶皱,被称为同沉积褶皱,即非构造运动产生的褶皱。还有莲沱组发生缺失的原因,大家得出这两个猜想,一海侵十分迅速,只沉积很薄的一层,被剥蚀掉了,二是海侵没有侵入此地,为古陆。
陈道侠
(二)
实习的日子进入尾期了,既觉得应该好好珍惜最后这几天,珍惜这每天大家在一起学习,一起坐车,一起在外面跑、被大太阳晒的日子,一起追赶老师脚步的日子,但是又觉得还是有些疲倦了,蛮想回学校的,好想学校里的饭菜,想念学校里的图书馆和自己熟悉的宿舍。所以这久的听讲便时而认真时而打盹了。
陈道侠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宜昌的野外实习活动已经步入尾声了,虽然还是发愁心得该如何写,但心中已没有刚来时的不适与小紧张了,甚至多了一些不舍。还有3天就将结束宜昌野外实习,发发小感慨,毕竟以后大概是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陈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