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宜昌野外实习的第十天。原定的实习路线由于旅行社时间安排不可调节的客观原因,临时调整为张家口-黄花加油站一线的地质地貌实习。
早九点,实习队伍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到达今天实习的第一站,即位于张家口的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遗憾的是我们的实习目标没有进园考察的必要,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百来号人的实习队伍从张家口大桥出发,沿省道一路向东,寻找震旦纪、寒武纪界限的剖面,观察其颗粒成分的垂直变化。
其后,在揭毅老师的带领下队伍继续东行。连日来满负荷的实习工作丝毫没有影响揭毅老师的专业兴趣和教学热情,他紧贴岩壁而行,目光始终锁定岩石,时而遇石细察时而远望拍照记录,一路步下生风,身形矫健。行程中一旦有所发现,便示意身边的同学们停下来就地教学。由于此次实习线路在省道上,往来车辆频繁;且所观测的岩石为质地较脆的灰泥沿,多发育有卸荷节理,为保证大家安全,带队的揭毅老师、杨灵珍老师、伍铁牛老师、朱强老师和杨博士一路吆喝大家“靠边行进,走在白线以内,拉长队伍,不要围堵在揭老师身边”。所以揭毅老师总是在一个地质地貌的特征点停下来,为一波又一波同学分批讲解,顾不上喝水也顾不上休息。
烈日炎炎,揭老师的育人情怀有如一汪灵泉清凉了大家浮躁的心。同学们纷纷赶到老师身边认真听讲,仔细记录,安静思考。在一番讲解之后,揭毅老师不忘叮嘱大家:“这里多有卸荷节理,在地质实习要求上针对这样的实习情况,我们应该观察之后,尽快通过。”
今天的实习从张家口桥到黄花加油站,全程15.5公里,步行时长达5小时,可谓辛苦。但是所有带队老师对同学们的热情关怀,揭毅老师的不辞辛劳都带给了我们无畏的力量无限的能量,相信师生同行的宜昌野外实习终会取得美好的收获。